韩素音
【生卒】:1917- 【介绍】: 女,原名周月宾、罗莎莉,祖籍广东嘉应,生于河南。 父周英东,母为比利时人玛格丽特·邓尼斯(Margaret Dennis)。幼年时在北京上学。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科。1935年赴比利时学医。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从事抗日救国活动。次年回中国投身抗战事业。1942年以韩素音笔名在英、美出版处女作《目的地重庆》。1944年入伦敦女子医科大学继续学医,毕业后在伦敦当外科医生。 1949年到香港,取得英国籍。 50年代初在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等地行医。1952年出版《爱情至上》,轰动美国文坛。后旅居瑞士洛桑。 1956年后几乎每年来中国,致力于研究中国革命。1972年11月9日宋庆龄在致韩素音函中对其“友好情谊”表示深深的谢意。1981年5月29日任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委员。1986年1月成立旨在振兴中国科学、促进中国的现代化的韩素音中国欧洲科学交流基金会,任主席。著有自传3部曲《伤残的树》、《花开花落》、《无鸟的夏天》及其续篇《吾家双门》以及《早晨的洪流》、《2001年的中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