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永 【生卒】:约980—1053 【介绍】: 初名三变,字耆卿,又字景庄,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五夫里人。 北宋著名词人。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永先世自河东永济(今山西永济)迁移到崇安。祖父柳崇,以儒学著名,不肯出仕。 父亲柳宜,任南唐监察御史,入宋为沂州费县令。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柳宜中进士,仕至工部侍郎。 柳永有兄三复、三接,皆工文,与柳永并号“柳氏三绝”。柳永幼年和少年,在崇安度过。 传说柳永每晚燃烛勤读。 青年时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过著纨袴子弟、风流才子的生活,出入秦楼楚馆,与乐工、妓女为伍。 曾赴科举,但被黜落。时有人向仁宗荐其才,仁宗说:“得非填词柳三变乎?”又说:“且去填词。 ”因此不得志,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于是,更毫无拘束地为秦楼楚馆度腔填词,并在词中抒发自己的牢骚。《鹤冲天》词中说:“未遂风云变,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接著,柳永便开始了广泛漫游的生活,到过今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的许多地方。 仁宗景祐元年(1034),改名永,方考中进士。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 在浙江做地方小官的时候,写出了著名的《煮海歌》,诗篇描写沿海一带盐民的劳动和生活情况,表明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由于长久不能改官,柳永心情痛苦,在晏殊任宰相的时候,曾去拜谒晏殊。 晏殊说:“贤俊作曲子么?”柳永说:“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干谒无成。后来,被仁宗召见,授西京灵台令,为太常博士。 皇祐中,迁屯田员外郎。因此,世称柳屯田。不久,因作《醉蓬莱》词忤旨,仁宗将其稿投掷于地,自此不复用,流落不偶。死之日,家无余财,贫不能葬,群妓合金葬之。死后,每遇清明日,远近之人,多携带酒肴,饮于柳永墓侧,谓之“弔柳会”或“弔柳七”。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柳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四库全书总目》:“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 ”陈振孙评柳词:“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有《乐章集》传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