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韩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韩愈

【生卒】:768—824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贞元进士。官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著有《韩昌黎集》。韩愈的文艺思想丰富而深厚,其间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文艺心理观点。

其一,重修养。认为“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答尉迟生书》)。艺术创作是审美主体心灵的创造结晶,创作主体的精神品性对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故要求作家“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答李翊书》),只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才能创作出美的艺术作品。主体气质不仅和作品内容有著必然联系,和艺术的语言形式也有著直接关系:“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进一步揭示了美的语言创造源自于审美主体精神心理的实质。其二,重创新。

韩愈明确提出,师古人是“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韩愈追求新奇甚至怪诞之美,主张艺术家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创造一个奇特的艺术境界。其三,重抒情。

提出著名的“不平则鸣”理论,认为诗人“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东野序》)书家“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送高闲上人序》)。

艺术家因外物激发而活跃起来的情感,就成为创作的动力和艺术表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抒发的情感主要是激愤不平之情,是艺术家人生经历、生命旅途中穷愁困厄、壮志难酬之心声,故认定“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无疑是对艺术精神的推举和高扬。韩愈的文艺心理思想承前启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