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
【释义】: ❶ 兽皮去毛为革。 《召南·羔羊》二章:“羔羊之革,素丝五緎。”毛《传》:“革,犹皮也。緎,缝也。”《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 ❷ 变更,改变。《大雅·皇矣》七章:“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毛《传》:“不大声见于色。革,更也。 不以长大有所更。 ”孔《疏》:“不大其音声以见于颜色而加人,不以年长大以有变革于幼时。”一说:皮鞭,古代一种刑具。马瑞辰《通释》引汪德钺云:“‘不大声以色’者,不道之以政也。声,谓发号施令。色,谓象魏悬书之类。‘不长夏以革’者,不齐之以刑也。 夏,谓夏楚扑作,教刑也;革,谓鞭革鞭作,官刑也。 ” ❸ 古文“ ”。翅膀。《小雅·斯干》四章:“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毛《传》:“革,翼也。”《韩诗》“革”作“ ”。《说文》:“ ,翅也。”郑《笺》:“如鸟夏暑希革张其翼时。”马瑞辰《通释》:“《尔雅》又云:‘鹰隼丑其飞也翚。’《说文》:‘翚,大飞也。’此诗应取‘翚’为大飞之义,以状檐阿之势,犹今之飞檐也。” ❹ 马辔首,即马笼头。参见〔鞗革〕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