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雪山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雪山林 【概况】: 异名 粉蕊黄扬(《中药大辞典》),捆仙绳(《陕西植物药调查》),黄秧连(《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长青草(《甘肃卫生通讯》)。 基源 为黄扬科富贵草属植物顶花板凳果的带根全株。 原植物 顶花板凳果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富贵草属全世界约5种;中国有3种。 均药用。 形态 常绿亚灌木,高20~30cm。 茎带肉质,下部倾卧,上部直立或斜上,有分枝。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稍革质,倒卵形或菱状椭圆形,长3~6cm,宽1~4cm,先端稍尖或钝,基部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叶柄长0.8~1.5cm。 穗状花序顶生;花白色,无花瓣,单性,雄花在花序的顶部,雌花在基部;雄花萼片4,边缘有毛;雄蕊4~6;中央有一不发育的雌蕊;雌花萼片4或较多,子房2~3室,花柱2~3枚。果实三角状卵圆形,稍带白色。 花期5~6月。 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图298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1800m,高山林下草丛中或灌丛阴湿处。分布于中国浙江、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 日本也有。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化学】: 全株含粉蕊黄杨碱A、B、C、D(Pachysandrine A,B,C,D)、表粉蕊黄杨碱A(EpipachysandrineA)[1、2]、粉蕊黄杨胺碱A、B(Pachysamine A,B)、表粉蕊黄杨胺碱A、B、C、D、E、F(Epipachysamine A,B,C,D,E,F)、粉蕊黄杨环胺碱A、B(PachystermineA,B)、粉蕊黄杨内酯碱A(Pachysantermine A)[2、3]、粉蕊黄杨醇碱(Terminaline)、粉蕊黄杨三醇(Pachysantriol)[4]、粉蕊黄杨二醇B(Pachysadiol B)、粉蕊黄杨酮醇(Pachysonol)[5]、粉蕊黄杨二烯醇A、B(Pachysandienol A,B)[6,7]、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8]、环木波罗烯醇乙酸酯(Cycloartenol acetate)、β-谷甾醇、豆甾醇。叶含螺粉蕊黄杨碱(Spiropachysine)[9]。 参考文献 [1] Tetrahedron Lett 1966;749;ibid 1965;487 [2] Planta Med 1986;(1)∶56 [3] Tetra hedron Lett 1964:1817,1965;1993,1965;3169,1965;3474,1965;3487 [4] 药学杂志(日) 1973;93(10)∶1378 [5] Chem Pharm Bull 1973;21(10)∶2243 [6] Chem Pharm Bull 1981;29(9)∶2531 [7] Chem Pharm Bull 1985;33(10)∶ 4223 [8] 药学杂志(日) 1985;105(7)∶690 [9] Chem Pharm Bull 1975;23(2)∶416 【药性】: 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微辛,平。” 功效 除风湿,清凉解毒,舒筋活络,调经止带。 主治 风湿性筋骨痛,腰腿痛,白带,月经过多,烦躁不安。《全国中草药汇编》:“慢性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小腿转筋,白带,闭经,精神病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浸酒。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筋骨草、伸筋草、苍术等,治风湿疼痛发热。 ❷ 配夏枯草、菖蒲等,治精神病狂躁不安。 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风湿性筋骨痛,发热:雪山林、羊膻七、苍术各10g,竹根七、伸筋草、筋骨草各6g,追风七15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长青草(即雪山林)浸膏片(甘肃卫生通讯 1972;(4))治慢性气管炎:每片含生药2.2g,每次2片,每日3次内服。 食疗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脱力黄胖:鲜黄秧连(即雪山林)250g,切细,装入去内脏的鸡腹内,加黄酒炖熟去渣,吃鸡和汁,1次或1日内服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