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
佛教语词。 外界事物与自体感触,谓之“缘”;应其缘而动作,称“随缘”。“随缘”既是一种哲学理论,也是一种修养方法。就理论言,“随缘”可以说明真如的不变性,真如是不变的本体,只有随缘,它才能变造一切现象事物,产生因果的流转。 唐代的贤首宗和宋代的天台宗都强调过这一理论。 就修养方法言,“随缘”可以帮助人脱弃凡俗,进入“无我”的境界。《续高僧传》介绍菩提达磨“行入”四法说:“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 ”这一意义上的“随缘”,可以解释为随遇而安,它在日常用语中较多见。如明文徵明《戊午元旦》诗:“劳生七十漫随缘。”《古今小说》第一回:“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此处亦用此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