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陕北碗碗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陕北碗碗腔 中国皮影戏剧种。 流行于陕西绥德、米脂一带。约起源于清代中叶。 发展过程中吸收同州梆子及晋剧音乐特点,绥德和米脂两地形成不同风格及流板。基本唱腔有滚白、紧板、慢板、全全子、二性和还阳板等。 除滚白无板无眼外,其余均为一板一眼。佯奏乐器有二股弦、板胡、三弦及二胡、小唢呐等弦乐器,打击乐器在原有碗碗、板鼓、战鼓、马锣、小锣、小铰、铙钹基础上增加了中锣、小镲。 曲调轻松、健康、活泼。传统剧目均以文武兼备的神话戏为主,利用皮影戏独有特技,在取材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的连台本戏中,表现神怪世界。 1959年,榆林人民剧团对该剧种进行发掘整理,搬上大戏舞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