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降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降香 【概况】: 异名 紫藤香(《卫济宝书》),降真(《真腊风土记》),降真香(《证类本草》)。 基源 为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檀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黄檀属全世界约120种;中国有25种,其中约13种药用。 原植物 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又名降香、花梨木(海南)。 历史 本品始见于《海药本草》,谓其生南海山中及大泰国。其香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香降紫而润者为良。《证类草本》载:“降真香出黔南。”《纲目》载:“今广东、广西、云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占城、安南、逻罗、渤泥、琉球诸地皆有之。朱辅溪蛮丛笑云: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 周述观真腊记云:降香生丛林中,番人颇费砍斫之功,乃树心也……”可见古时所用的降香或降真香可能不止一种植物。但其记载“生海南”。 “生丛林中”,“乃树心也”的记载,确属本种植物。 形态 乔木,高5~15m,树皮灰褐,小枝有苍白色密集的皮孔。 单数羽状复叶,长12~25cm,小叶9~13,稀为7,叶柄长1.5~3cm;小叶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4~7cm,宽2~3cm;先端急尖;基部圆或宽楔形;小叶柄长0.4~0.5cm,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由多数聚散花序组成,总状花序轴长8~10cm,苞片和小苞片广卵形,长约0.1cm;花小而极多,长约0.5cm。 萼钟状,长约0.25cm,萼齿5,下面的1枚披针形,其余4齿均为广卵形;花冠淡黄色或乳白色;旗瓣倒心状长圆形;顶端微凹,各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子房狭椭圆形,微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8cm,宽1.5~2cm;果瓣革质,黄褐色,有网脉。种子通常1,稀2。花果期5~12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3075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中海拔山坡疏林、林缘及乡村旷野。分布于海南白沙,东方和崖县。福建厦门有栽培。。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将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锯成长约50cm的段,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海南。 鉴别 根部心材,条块状;表面红褐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泽,并有纵长线纹。质坚硬,劈裂断面粗糙,强木质纤维性,纹理细。气香,味淡稍苦,烧之香气浓郁。 以红褐色、结实、烧之有浓郁香气、表面无黄白色外皮者为佳。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木材含挥发油,挥发油中至少有12种成分,已鉴定的有β-没药烯(β-Bisabolene)、反式-β-金合欢烯((E)-β-Farnesene)、反式-苦橙油醇((E)-Nerolidol)等;又含单聚异黄酮及二聚异黄酮等27个成分:Do-1~Do27;Do-1为(3R)-Vestitol,Do-2为(3R)-Claussequinone,Do-3为Medicarpin,Do-4为Formononetin,Do-5为Bowdichione,Do-6为Liquiritigenin,Do-7为Isoliquiritigenin;Do-18为{(3R,4R)-3,4-trans-3′,7-Dihydroxy-2′,4′-dimethoxy-4-〔(2S)-4′,5,7-trihydroxyflavanone-6-yl〕isoflavan},Do-22为2′,6-Dihydroxy-4′-methoxy-2-arylbenzofuran[1~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5 [2] Chem Pharm Bull 1990;38(10)∶2750 [3] Chem Pharm Bull 1989;37(4)∶979 【药理】: ❶ 抗凝、抗血栓形成 降真香(未注学名)制剂0.1478g/ml浓度,对大鼠体外试验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使血栓重量减轻[1]。 参考文献 [1] 新医药学杂志 1978,(8):64 [2]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12)∶39 【药性】: 性味 辛、甘,温。 ❶ 《海药本草》:“温、平。” 归经 入肝,脾经。 ❶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效 理气,止血,行瘀,止痛。 主治 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 ❶ 《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敷。 使用注意 ❶ 《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五灵脂、丹参,治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胸胁痛、胃脘痛、腹痛。 ❷ 配三七,治金疮出血。 ❹ 配佩兰、防己、穿山甲,治食管癌。 方选和验方 ❶ 降香桃花散(《沙胀玉衡》)治痧毒中肾:降香15g,牛膝60g,桃仁、红花、红凤仙花各21g,白蒺藜30g。上为细末,黑砂糖调童便冲服。 ❹ 《百一选方》:“治金刃或打扑伤损,血出不止:降真香末、五倍子末、铜末(削下镜面上铜,于乳钵内研细)等份或随意加减用之。上拌匀敷。 ” 用清米泔洗净拭干,掺患处。 水煎服,便秘加狼毒0.6~1.5g。 ❾ 《常见病中草药外治法》:“治外伤出血:降真香25g,五倍子30g,红花10g,白及25g,血竭10g。上药分别研为极细粉末,混匀,用时将药粉撒在伤口上,布包固定即可。” 【医药家论述】: ❶ 缪希雍《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好,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 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