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焯
【生卒】:1853—1892 【介绍】: 字亦峰,江苏丹徒人。 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年少为诗专宗杜甫一人。年近二十,始初学作词,曾选古诗词二十六卷,得三千多首,名曰《云韵集》。平生论词,推崇常州派名家庄棫、谭献,又因与庄棫为戚里,受其影响更深。 著有《白雨斋词话》八卷、《白雨斋词存》及《白雨斋诗钞》等。 他继承常州派的理论,在创始人张惠言强调作词要“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的基础上,在词话中倡导“沉郁”之说。认为“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又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把“沉郁”和“寄托”结合起来评词,是重视词的内容的表现,这对反对清词轻佻浮滑的“清空”词风是有意义的。但是,他过分强调含蓄委婉,甚至穿凿附会,则又有损于热烈真情的表达。 他还认为“温柔和平,诗词一本也”,提倡词贵“忠厚”,“温柔以为体,沉郁以为用”,以致“不敢有背风骚之旨”。 然而,他又轻视民歌,反对学习民歌,不知风骚之作正是大得益于古代民歌影响的结果。他的这些论点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