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陆王学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陆王学派 南宋陆九渊和明王守仁两学派的合称。 是由陆九渊初创,经王守仁继承和发展的“心学”学派,故后人亦称“陆王心学”。两派思想一脉相承,同程朱学派相对立。陆王学说的基本范畴是“本心”,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与李宰之二》)天下“性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杂说》)不同意朱熹“理在先”、“理生气”说,认为理气不可相无。强调为学以“发明本心”为主。王守仁进一步发挥“心即理”说,断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创“良知”说,认为“良知”是人先天所具有。他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答顾东桥书》)他还提出:“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途径。批评朱熹的“格物”是“析心与理为二”,主张“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判,便自有担当了(《传习录下》)强调欲求圣人之道,惟在心中“自得”。 王守仁对陆学多所发明,成为宋明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影响深远。参见“象山学派”和“阳明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