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镰叶瘤足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镰叶瘤足蕨 【概况】: 异名 小贯众(四川),高山疣足蕨(《拉汉药用植物名称检索手册》)。 基源 为瘤足蕨科瘤足蕨属植物镰叶瘤足蕨的全草。 原植物 镰叶瘤足蕨Plagiogyria distinctissima Ching,又名斗鸡草(江西)。 形态 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达47cm。叶二型;叶柄基部有1对瘤状气囊体,不育羽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7~25cm,基部宽7~11cm,顶部浅羽裂,尾头,下部羽裂几达叶轴,下部有数对彼此分离的羽片,互生,镰状披针形,向上弯弓,基部上侧呈锐角上延达上一羽片的基部。 叶缘上部有锯齿;侧脉二叉;能育叶片远较叶柄为短,羽片条形,强度收缩,宽2~3mm,侧脉二叉,延伸至距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的顶部,成熟时羽片下面满布。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26页.图25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1800m的林下溪沟中。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性】:性味 辛,温。 功效 清热散寒,发表。 主治 感冒发热,皮肤搔痒,防治流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感冒:高山疣足蕨9~15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