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银本位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银本位制 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旧中国曾经流行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清政府颁行《币制则例》,实行银本位制,全国统一铸造银币。1914年民国政府公布《国币条例》,规定本位银币的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分为9成,含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 这种银币又称“袁头币”,在全国流通。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发行银本位币,规定以含纯银23.493448克的“元”为货币单位,1935年11月,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 日本、墨西哥、印度等国也采用过银本位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