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
古埃及国王陵墓。 其字意为“角体”,因其外形似汉文“金”字,故中文译作“金字塔”。古埃及人有灵魂不死的观念,相信人死之后灵魂可以独立存在,并可附在保存好的木乃伊(干尸)上得以复活,于另一“世界”生活。 因此,炮制木乃伊,修建坟墓之风颇为盛行。 国王为幻想永久的统治地位,在生前就为自己建造金字塔。第二王朝时有一种称为“马斯塔巴”的长方梯形陵墓。第三王朝国王约塞尔建造第一座在马斯塔巴上面逐级缩小重叠而成的6级梯形金字塔。 第四王朝国王斯尼弗鲁在达赫舒尔建造两座金字塔,一座高为99米,一座高为100米。其继承者胡夫在基泽建造了一座最大金字塔,塔高达147米,塔基边宽230米,占地面积约为78市亩,整个塔由平均两吨半重的石块230万块砌成,历时30年才得以完成。 胡夫之子哈夫拉也建造一座高达138米余的金字塔,并在近处用整块天然巨石凿成一座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外观雄伟宏厚,内部结构复杂,装饰艺术精湛,工程坚固耐久,充分显示出古埃及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卓越的创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