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菱 【概况】: 异名 刺菱(《纲目拾遗》)。 基源 为菱科菱属植物野菱的果肉及茎、叶、果皮等。 原植物 野棱Trapa incisa S.& Z. 历史 李时珍于《纲目》菱条内载:“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确实刺人。”又《纲目拾遗》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以其四角尖如针芒刺手,故名。”所述应为本种。 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叶二型,水下叶羽状细裂,漂浮水面的叶生于茎顶,近顶部膨大成海绵状气囊。 花单生,有短柄;萼管短,和子房的基部合生,裂片4;花瓣4,白色,生于花盘的外缘;雄蕊4;子房半下位。果实为角质坚果,连角长约2.5cm左右,有4角,上方二角斜向上开展,下方二角向下伸长,角尖成长刺。 花期7~8月,果期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542页)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塘或田沟内,分布于中国大部省区。 。【化学】:含脯氨酸[1],多种鞣质[2],元素Na、K、Mg、N、P、Cu、Fe、Zn、Mn[3]和Cr[4]等。 参考文献 [1] CA 1983;99∶19679u [2] CA 1983;99∶76851t [3] CA 1980;93∶235399w [4] CA 1977;87∶130507c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菱茎:甘、涩,平。果仁:甘,凉。” 功效 消炎解毒,清暑解热,除烦止渴,止泻痢,止便血。 主治 菱茎: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 菱叶:少儿走马疳,小儿头疮,并能增强儿童视力。 果仁:烧烫伤,牙痛,疖肿,腹水,肝癌。菱皮:泄泻,脱肛,痔疮,疔肿,黄水疮,天泡疮,胃溃疡,子宫癌,食道癌。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江西草药手册》:“治小儿头疮毒,解酒毒:野菱全草适量,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