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野冬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野冬菊

【名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概况】:

异名 毛脉一枝蒿、肋痛草(云南),阿可姬(彝族名),花萨(哈尼族名)。

基源 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石生紫菀的花。

原植物 石生紫菀Aster oreophilus Franch.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或斜升。茎丛生,直立,高20~60cm,上部或中部以上常有分枝,被开展的长粗毛,基部被枯叶残片。

基生叶莲座状,基部渐狭成具翅长柄,叶片狭匙形,长4~8cm,宽0.6~1.5cm,全缘或具有小尖头的疏齿亦或浅齿;茎下部叶花期有的枯萎,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匙形或线状长圆形,长4~8cm,宽0.5~2cm,全缘或上部有浅齿,顶端钝或近圆形;中部及上部叶渐小,线状或披针状长圆形,基部急狭,半抱茎,全缘,全部叶质稍厚,两面密或疏被短糙毛,中脉及近基三出脉在背面稍隆起。头状花序径2.5~3.5cm。组成伞房花序或稀单生,花序梗长2~4cm,密被长毛;总苞半球形,长6~8mm,径10~12mm,总苞约3层,匙状长圆形或舌形,外层草质,内层上部草质,下部膜质;缘花舌状,蓝紫色,长达12mm,宽约2mm,中央花管状,长4~5mm。瘦果倒卵形,长可达2mm,稍扁,一面有肋,密被绢毛;冠毛长约4mm,带红色或污白色。

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4卷.205页.图版52∶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300~4000m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下或山坡路旁。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区。。

【生药】:

采集 秋季采花,除去杂质,晒干。

【药性】:

性味 苦,凉。

功效 清热解表,消炎。

主治 牙痛,喉痛,眼痛,腰痛,口腔炎,感冒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泡水含漱。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昆明民间草药》:“治牙痛、喉痛、眼痛、口腔炎:野冬菊花9~15g,水煎服或开水泡含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