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定而民有轨
行为规范确定之后,民众就有遵循的轨道了。 管仲学派关于确立行为规范与教化、规范民众行为的关系的论述。语出《管子·君臣上》。从字面来看,这里是讲道德规范,但从行文看,是泛指法纪与道德。 文中说国中如有悖逆违抗的行为,那就是拥有国土、统治人民的君主丧失了纲纪的结果。区别上下关系,规正君臣职分,叫作“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道德定而民有轨矣。”从这一段行文看,这里的“道德”,应理解为包括区别上下尊卑、礼义关系的规范与区别君臣上下职分的纲纪、制度两部分。如果再联系下文看,还应当包括一般法规。 管仲学派重视“道”的客观规范性、秩序性,道有时也指法规、法则,因而把“道德定”解释为行为规范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