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因法师碑
唐碑。 欧阳通正书,共34行,每行73字,龙朔三年(663)立。藏于西安碑林。 道因法师于贞观年间在大慈恩寺与玄奘法师同译梵经,有功于时,特立此碑颂之,故碑首称之为“翻经大德”。 此碑用笔及笔意,完全乃父遗范,以笔力劲方见称。 全碑横长之笔,于落笔时大多喜用方笔,收笔时亦喜用隶笔,即雁尾出锋。写“光”字、“化”字的弯钩,上捺出峰,又属隶法。其写“而”字最灵俊,上面横画及左端轻竖,皆晋王法。但右角之转顿,属北魏法之隋笔。 写“口”字、“日”字等亦如是,直似晋隋合拍,倒也圆畅坚方。全碑气势,因方笔多于圆笔,肩吻太露,终不及其父的《九成宫醴泉铭》,只可名之曰“小欧体”。“小欧体”比“大欧体”更为险峻,劲利异常。王世贞曰:“《道因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士;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何义门云:“兰台《道因碑》肩吻太露横,往往当收处反飞。盖唐碑而参北朝字体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