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通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通感

关于文艺鉴赏与审美创造的文艺心理学专论。

作者钱钟书。载《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后收入《旧文四篇》。针对古代批评家对中国诗文里一种描写手法无法解释的现象,该文提出了通感理论。

通感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文艺鉴赏中如何解释这样一种现象,即文学作品把本是视觉的印象描绘成听觉印象,把本是听觉的印象描写成视觉印象等。这种通感现象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大量存在著。

作者首先引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说明古代评论家们因不懂通感而对此大惑不解。然后,列举了古代诗文中大量的例子证明通感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通感现象不单在书面语言中常见,而且在日常生活用语里也是经常出现的;不单在古代诗文里频繁出现,在西方典籍里也不乏其例。

由此可以得出通感现象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特例,而是一种创作规律和原则。

因此,从文艺鉴赏的角度来讲,通感现象的存在可以引起更丰富的想象和联象,可以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但在作者看来,对这种现象,西方人虽瞩目已久,但却缺乏系统明晰的理论表述;中国人虽时有所感,却无法领悟通感的妙用。

这不仅使鉴赏者产生一种审美的困惑,也使创作者难于掌握这种通感的神奇。所以,作者提出“通感”。通感理论的建立,不仅解除了文艺鉴赏方面的困惑,而且也为创作主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