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通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通假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实质是古人写别字的现象。如《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以“逝”代“誓”;《孟子·梁惠王下》“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以“由”代“犹”等。通假不同于六书的“假借”造字。前者是本有其字而不用,却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后者是本无其字可用,特借音同或音近的字表示。 如借本义为“颊毛”的“而”表示连词“而”,即假借,非通假,因连词“而”没有本字。通假字也不同于“古今字”。前者产生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后者则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音义都同“悦”,但却不是“悦”的通假,因为上古本无“悦”字。 “悦”是后起的区别字。 因此,“说”与“悦”是古今字关系,不是通假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