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施行是错误的。 义即“错”、“错误地”。 ❶ 惠公既杀里克而悔之,曰:“芮也,使寡人过杀我社稷之镇。”(《国语·晋语三》)——镇:重臣。 ❷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之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战国策·秦策二》)——句义:所以楚国土地并不狭小人民并不懦弱,却只能使国家免于灭亡,〔都是因为〕不听从陈轸之计,而错误地听从了张仪的计策。 二、表示动作或程度超出限度。 义即“过于”、“过分地”。 ❶ 汉武招求方士,宠待过厚,致令斯辈敢为虚诞耳。 (《抱朴子·内篇·论仙》)——方士:方术之士,指古代求仙、炼丹、自言能长生不死的人。斯辈:这帮人。 虚诞:荒诞之事。 ❷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世说新语·德行》)——犹未已:还不停止。 ❸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颜氏家训·治家》)——货:买通。伺:窥伺。 ❹ 公为政过猛,而又阴采人短长。(《默记·卷中》)——阴采人短长:暗中搜集别人的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