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达原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达原饮 【方源】: 《温疫论》卷上。 【组成】: 槟榔二钱 厚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用法】: 用水二钟,煎八分,午后温服。 【功用】: ❶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避瘟去暑,解热,止呕利便。 【主治】: ❶ 《瘟疫论》: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不憎寒。 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舌上白苔,甚则如积粉满布无隙。 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加柴胡一钱;腰背项痛,加羌活一钱;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一钱。 【方论选录】: 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 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荣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耳。 。【临证举例】:❶ 病毒感染性发热《中医杂志》(1981;5∶33):16例患者均发热,舌苔厚腻为主症,兼有头晕口苦,身体倦怠,胸闷纳呆,脉弦滑。 体征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体温在37.8℃~40℃。用达原饮加柴胡、葛根、大黄煎服,每日二剂,每煎300毫升,每隔六小时服150毫升。 结果:仅二例6天热退,其余为2~3天热退。 肝、脾、淋巴结均随体温下降而恢复正常。 ❷ 水痘《河南中医》(1982;2∶27):梁某某,男,10个月。患水痘,用达原饮改为散剂治疗,共服3.6克,分六次服用而获痊愈。 ❸ 小儿食积《湖南中医杂志》(1985;2∶21):周某某,男,6岁。伤食便溏,日行5~6次,不思饮食,腹胀大时痛,舌红苔腻,以达原饮加山楂、神曲,服一剂后,腹胀消失,食饮如故。 。【备考】:本方方名,《杂症会心录》引作“达原散”。改为丸剂,名“达原丸”、“至圣达原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