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辽中京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辽中京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城县大明城。始建于辽统和二十一年(1003),统和二十五年建成,设大定府。此后常为辽帝驻跸之所。保大二年(1122),为金所破。元改称大宁路。明初设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撤卫所,渐沦为废墟。有外城、内城、宫城,格局仿北宋汴京。宫城呈方形,边长1000米。现存南墙残基有三条宽约8米通道,为阊阖门及其东西侧掖门址,掖门内各有两重宫殿遗址。北部中央有大型宫殿遗址。内城为长方形,东西2000米,南北1500米。南有阳德门址,门内有一宽达40米的大道通向阊阖门前85米处,与一宽约15米的东西向道路相接,再由东西两端折向宫城。外城南有一高达74米的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传为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1)所建的感圣寺舍利塔,今称大明塔。造型稳重浑厚,为辽代塔式建筑中的杰作。其西南有密檐小塔,高24米,亦八角十三级,约建于辽末金初。外城长方形,东西4200米,南北3500米,南门有瓮城,四角有角楼。南门至内城南门之间,有一长达1400余米、宽64米的大道,两侧有可通外城墙下石涵洞的排水沟。街道平整对称,经三纬五,宽4-15米,北部有寺庙、官署、驿馆等遗址。1959-1960年发掘后,已成为研究辽代城市建筑重要场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