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各国经争吵达成协议,继续支持慈禧当政并迅速议定和约。 12月24日,英、美、日、俄、德、法、意、奥、荷、比、西等国外交使团共同提出《议和大纲》12条,交清政府议和代表李鸿章,声称所有条件无可更改。李鸿章把《议和大纲》转达躲在西安的慈禧,慈禧接到大纲表示“应即照允”。 1901年2月14日,慈禧颁发《罪己诏》,宣布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各国在惩凶和赔款问题上,又进行长达9个月的争议。 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最后议定书上签字。1901年是旧历辛丑年,故称《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共12款,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付清,本息共9.8亿两。 还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2.各国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可在使馆区内驻兵。中国人民不得在界区内居住。3.拆毁大沽炮台及从大沽至北京沿线的所有炮台。 准各国在津榆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留兵驻守。4.清政府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清政府官吏负责镇压人民的反抗,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名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办理对外事宜,指定皇亲贵族担任大臣。6.清政府分派专使大臣赴德、日谢罪,并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牌坊为志。《辛丑条约》是空前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条约签定后,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