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
“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流传了2300多年。 蹴鞠在中国起源非常早,可以上溯至战国时代。到了汉代,蹴鞠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并且有比较健全的比赛规则。汉朝皇室中的蹴鞠规模很大,设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当时比较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12名队员参加,以踢进球门的球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由于蹴鞠的对抗性强,在当时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 至唐宋,蹴鞠的形制有的很大的改变,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 有宫廷的数百人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也有家庭式的几个人的小比赛。宋代除了设有球门的比赛形式以外,还盛行以表现个人技巧的踢法。 至清代,爱好溜冰的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 清代中叶以后,随著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被现代足球所取代。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足球活动。  元朝钱选绘的《宋太祖蹴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