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泛指文章做法。有时也比喻文章的公式化。 [出处] 元·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七言律有起、承、转、合。”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鲁迅《而已集·通信》:“命题作文,我最不擅长,否则,我在清朝不早进了秀才了么?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 ❷ 作宾语。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前清的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只要能做‘起承转合’,借以进了‘秀才举人’,便可丢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用不到它了。” [附条] ❶ “开承转合”。清·纳兰性德《通志堂集·一八》。 ❷ “起、承、转、合”。《论说文的阅读》。 [同义] 千篇一律 [反义] 独出心裁 独辟蹊径 别开生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