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赫钦斯,罗伯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赫钦斯,罗伯特 【生卒】:1899—? 【介绍】: 美国教育家。耶鲁大学毕业。历任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芝加哥大学校长、福特基金会副主席、共和国基金会主席等职。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民主社会教育中的冲突》。 赫钦斯是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基本主张是要恢复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主义的教育传统。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是永恒的;教育应集中于发展人的理性,培养“民主公民”。在他们看来,教育就是理智的培养,而理智的培养对一切社会里的一切人都是同样适合的。 赫钦斯在他的著作中,系统阐发了永恒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永恒主义者坚持认为,尽管青年人生活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但各处的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因此,对每一个人的教育也应该是一样的。赫钦斯说:“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不同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人之作为人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来自他作为人的本性。教育制度的目的,在这种制度能够存在的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这个目的就是提高作为人的人。”儿童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具有理性这一特征。从永恒主义的观点看,人性的这一普遍性,最清楚地表现在文学和历史中,因此人文学科应居于课程的中心。 第二,理性是人所具有的最高属性,所以他必须用理性来指导他的一切行动。赫钦斯认为,人的天职就是按照理性去生活,并且控制他的放肆的本能。对人来说,明智的自制力跟表现的自由同样重要。因此,不允许儿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我,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运用推理的能力。 第三,真理是永恒的,教育的任务便是传授真理性知识。赫钦斯说:“教育包含著教学,教学包含著传授知识,而知识就是真理,真理各处都一样,因此,教育应该各处都一样。” 第四,赫钦斯认为杜威关于适应环境的全部理论都是错误的,教育并不是生活本身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学校决不可能是“真实生活的情境”或社会的仿造,学校是一个真实的、有价值的机构。在这个机构内,首先关注的事是发展儿童的智力,是使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便使学生实现其价值标准。 第五,应当教儿童学习一定的基础科目,使他们熟知世界的永久性。不应强迫儿童学习仅仅在当前似乎是重要的科目。儿童应当学习英语、语言、历史、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以及哲学。学校不是为职业训练而存在的,而是为了培养能经世致用的有教养的人而存在。 第六,永恒主义者从“永恒真理”中引伸出“永恒的学科”,认为“永恒的学科”是理智训练的最好办法,提出要以“永恒的学科”为课程的核心。所谓“永恒学科”就是历代,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的伟大思想家的著作。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应当通过使学生去读文学、哲学、历史和科学方面的名作,把其中所表达的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介绍给学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