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赫克歇尔-俄林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赫克歇尔-俄林原理

现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之一。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879-1952)提出有关国际贸易、要素禀赋(即拥有的土地、劳动、资本等)以及收入分配问题。他的学生、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il Ohlin,1899-1979)加以发展,进一步阐明了国际贸易的形式一般取决于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其要点为:(1)假设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要素都是同质的,则各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导致各国产品价格上的差异。若甲国的某种要素禀赋比乙国相对丰富,则甲国可将它用相对丰富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输往乙国。

如若甲国劳动力充沛,它可致力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乙国,换取乙国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对双方都有利。(2)国际间各国产品的移动等于生产要素的移动,故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不论是产品价格还是生产要素价格在国际间都有逐步拉平的倾向。

这就是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原理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包括上述两项论点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称“广义的赫克歇尔-俄林原理”,第一个论点称“狭义的赫克歇尔-俄林原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