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赤白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赤白痢 病证名。 指下痢粘冻脓血,赤白相杂者。《素问》称为“注下赤白”“泄注赤白”,《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赤白痢候,然其痢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肠内则赤也,冷气入肠,搏肠间,津液凝滞则白也。 冷热相交,故赤白相杂。重者,状如脓涕而血杂之;轻者,白脓上有赤脉薄血,状如脂脑。 ”也有人根据痢病的伤气、伤血来解释赤白痢,《医林绳墨·痢》:“痢虽有赤白二色,终无寒热之别。白者湿热伤气,自大肠来;赤者湿热伤血,自小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伤,亦兼气血两治可也。 ”治疗清热化湿,消导积滞,调气行血,常用白头翁汤、洁古芍药汤、香连丸、枳实导滞丸等方。地锦草、马齿苋、一见喜等药物均可选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