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资治通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 书名。北宋司马光等撰。二百九十四卷,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又考异(后由胡三省编入注文中)、目录各三十卷。 编年体。 司马光患历代史籍卷帙浩繁,乃撮取其要,编年以通贯之,撰战国至秦二世史事共八卷,进呈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局继续编撰,选刘恕、刘邠、范祖禹等“一时之彦”参与其间,历十九年成书。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定现名,并亲撰序文。记事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与《左传》相接,迄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详于政治,略于经济、文化,为编年体通史。 所用史料有十七史及实录、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笔记等三百种以上,且附史论(“臣光日”)一百十八篇,凡史籍记载互歧者,均有“考异”,以决取舍。取材广博,编写精审,为研究中国古代史之要籍。 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通行。后人注释主要有南宋史炤《通鉴释文》、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及严衍《资治通鉴补正》等,以胡注最为著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