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资本过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资本过剩 由于利润率下降或利润率较低而引起资本多余的现象。 在帝国主义时期,金融资本垄断统治的建立和加强,一方面使少数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家手中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垄断资本追求的是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而在国内,这样的有利投资部门已被垄断,“他人”资本的渗入受到阻碍,而且垄断组织为了维持本部门的垄断价格也往往要抑制自己的追加资本的投入。这样,积累起来的大量货币资本就成为国内的“过剩”资本。但是,这种资本过剩是相对的,如果能把这些货币资本用于提高国内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获利不多或不能获利的落后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的话,资本就不会过剩。在总的资本相对过剩中,也有绝对的过剩,这是在如下情况下产生的,即“只要增加以后的资本同增加以前的资本相比,只生产一样多甚至更少的剩余价值量,那就会发生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0页)。 资本过剩是资本输出的客观物质基础,它使资本输出成为必要。初期,发达国家主要把过剩资本输往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因为那里资本少、工资低、地价贱、原料也便宜。 但随著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情况发生了变化。自7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开始呈相对下降的趋势,而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所占的比重则迅速提高。 目前,国际投资的70%~80%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