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贯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贯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黑狗脊,贯仲,管仲,凤尾草,伯芹。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和蛾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ng以及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等的根茎。粗茎鳞毛蕨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斜生,粗大块状,坚硬,有许多叶柄残基及须根,并密生锈色或深褐色的大型鳞片。 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厘米,自基部直达叶轴增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广倒披针形;小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几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两面多少被锈色鳞片,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圆形,直径约1毫米,棕色。生于林下沼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药材: 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并有弯曲线状细根。剥去叶柄残基,可见根茎,质坚硬而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深绿色至棕色。气特殊;味初淡而微带涩,渐苦而辛。 呈长卵圆形,上端钝圆,下端较尖,黑褐色。气微而特异,味涩或苦辛。 另外,还有荚果蕨贯众、紫萁贯众、乌毛蕨贯众。苏铁蕨贯众、狗脊蕨贯众等。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味苦,性凉。入肝、胃经。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涂。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2000杵左右,制丸。每丸重7.5克左右。均在晚饭后1~2小时服,10~12岁,1次服4丸;13~16岁,服6丸;16岁以上服8丸(《浙江医学》)。 水煎服,连服5剂以上,每日服1剂(《陆川本草》)。 每服9克,水一盏,生姜3片,煎服,日2服。 ❻ 治鼻衄:贯众根为末,水调服3克(《本草图经》)。 ❽ 治妇人崩漏:管仲同米炒。每服6克,酒下(《海上方》)。 ❾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尿血、小量咯血等有效:贯众炭30克,乌贼骨12克。共为细末,打片,加阿胶3克,每片0.5克。 每日3次,每次8片(《教育革命简报》)。 ⒅治骨 如一切 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普济方》)。 现代临床❶ 预防感冒:将贯众制成冲剂内服,每人每次12克(相当于生药9克),每周2次。 ❸ 治疗胆道蛔虫病:用贯众、苦楝根皮各75克(15岁以下儿童每次每岁各5克),水煎两次,煎液混合浓缩成100毫升左右,空腹时1次顿服,连服2日。病情急剧者可日服2次,连服2次后须间隔1、2天再服,以防中毒。 除便秘者外,不必服泻药。 根茎主要成分为绵马素,三叉蕨酚、黄三叉蕨酸、绵马次酸。另含挥发油、绵马鞣质、脂肪、树脂;尚含三萜化合物羊齿烯、茉醇、茉醇-29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❶ ❸ 抗菌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