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质量控制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的常用统计方法有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图、控制图、相关图、调查表等: 1.分层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在同一生产条件下采集的性质相同的数据归在一类。把原因、责任划分清楚,理出头绪,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排列图法,又称巴雷特图法。这是寻找影响产品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如图10-9),按不同的累计百分比划分三类:A类,累计百分比在0-80%,为主要因素;B类,累计百分比在80-90%,为次要因素;C类,累计百分比在90-100%,为一般因素。 3.直方图法。是判断工序质量、工序精度以及预测不合格品的一种方法。 (1)作图方法: (2)直方图的运用分析。如图10-10❶ 图a,尺寸分布在公差范围内,图形左右对称,平均值处于公差中央,情况正常。 4.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因素图或树枝图、鱼刺图。是分析影响质量诸因素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分析图,用以寻找某种质量问题的所有可能原因,最后根据根本原因采取对策。 质量发生问题的原因有机器、人、工艺、材料、环境6个方面(即5M1E),每个原因又有它产生的具体原因(次要原因),而次要原因则又是由更小原因形成的(图10-11)。 5.控制图法,也称管理图法。是指用来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一种方法。控制图是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运动状况的一种图形(参见图10-12)。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量值控制图,有单值控制图、平均值和极差控制图(X-R图)、中位数和极差控制图(X-X图);另一类是计数值控制图,有不合格品控制图(Pn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图)、缺陷数控制图(C图)、单位缺陷数控制图(U图)。 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分为偶然性原因和系统性原因。系统性原因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控制系统性因素是控制图的主要任务。 控制图上的点子分布能反映出工序的稳定程度。点子都落在控制界限内、排列无缺陷,则可判定工序基本稳定;如果点子落到控制界限之外或者出现下列情况,则表明工艺过程发生了异常变化: 6.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通过观察两因素(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分析是否存在著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相关的因素,而使结果(或质量特征)得到有效控制,保持质量稳定(参见图10-13)。 7.统计调查分析表法,又叫调查表法。常与分层法联合使用。 它是利用统计调查表进行数据整理、粗略分析判断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的一种工具。常用的调查分析表有: 8.新七种工具 是日本企业在质量计划、质量设计、用户服务等方面的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七种新的统计方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