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耕鸟耘(象鸟)
东汉·王充《论衡·书虚篇》:“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以圣德所致,天使鸟兽报祐之也。……鸟田象耕,报祐舜、禹非其实也。 实者,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象自蹈土,鸟自食苹(草)。 土蹶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世俗则谓为舜、禹田。” 古代传说,舜、禹葬时,德感上天,象为耕田,鸟为耘地。 唐·陆龟蒙《象耕鸟耘辩》说:“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拨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日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日鸟耕。 ”(《甫里集》卷一九)这是另一种解释。后以此用为咏帝王德政之典,又可用为咏帝王丧葬之典。 象耕鸟耘,又常凝练为“象鸟”。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