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谷精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谷精草 中药名。 见《开宝本草》。别名:流星草,文星草,移星草,珍珠草,天星草。 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带花茎的花序。一年生草本。叶簇生,线状披针形,长8~18厘米,中部宽3~4毫米,先端稍钝,无毛。花茎多数,簇生,长可达25厘米,鞘部筒状,上部斜裂;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5~6毫米,总苞片倒卵形,苞片膜质,楔形,于背面的上部及边缘密生白色棍状短毛;花单性,生于苞片腋内,雌雄花生于同一花序上,有短花梗;雄花少数,生于花序中央,萼片愈合成佛焰苞状,倒卵形,侧方开裂,先端3浅裂,边缘有短毛;花瓣连合成倒圆锥形的管,先端3裂,裂片卵形,上方有黑色腺体1枚,雄蕊6,花药圆形,黑色;雌蕊多数,生于花序周围,几无花梗,花瓣3,离生,匙状倒披针形,上方的内面有黑色腺体1枚,质厚;子房3室,各室具1枚胚球,柱头3裂。蒴果3裂。生长于水稻田或池沼潮湿处。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台湾、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泥杂,晒干。 药材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 花序下连一细长的花茎,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质柔,不易折断。无臭,味淡,久嚼成团。以珠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 味辛甘、性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 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本草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内服:煎汤,9~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烧存性研末敷。 酌加开水炖1小时,饭后服,日1次。 加开水炖1小时服,日1至2次(上二方出《福建民间草药》)。 忌铁器。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如绿豆大,每服30丸,茶下(《卫生家宝方》)。 ❺ 治偏正头痛:谷精草30克,为末,用白面调摊纸花子上,贴痛处,干又换(《姚僧坦集验方》)。 ❻ 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6克(《太平圣惠方》)。 勃氏谷精草、七棱谷精草均含槲皮万寿菊素,勃氏谷精草叶中尚含万寿菊素、槲皮素。药理作用❶ 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用试管稀释法,1∶320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3.3%浓度对奥杜盎氏小孢子菌,5%浓度对铁锈色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1∶6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