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谱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谱牒 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即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晋太元中,贾弼撰《姓氏簿状》,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南朝梁王僧孺因贾弼旧本,改撰《十八州谱》等书,号为王氏谱学。北魏太和中,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名“方司格”。 唐时路敬淳、柳冲、韦述等都讲明谱学。太宗、武后皆曾修订《氏族志》。 五代以后,谱学渐衰。南宋郑樵《通志》著录谱系六种、一百七十部;至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时,所存者不过数家。 明清地方宗族仍多编修族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