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曲
西班牙文学中民谣之一种。 音译为“罗曼采罗”。起源于14世纪中叶,由英雄史诗中个别情节或插曲演变而来。 初期在民间口头流传,16世纪初编辑成书出版。 《谣曲总集》收谣曲2000多首。 谣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称古谣曲,包括历史谣曲、骑士谣曲、边境谣曲或摩尔谣曲、知识谣曲或文化谣曲,各以英雄人物、骑士或十字军故事、与摩尔人作战事迹及编年史为题材;另一类称艺术谣曲,指古谣曲衰落后,18世纪作家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谣曲。代表作家有何塞·卡达尔索、维森特·加西亚·德·拉·韦尔塔等。 谣曲一般由8或16音节的诗句组成,逢偶句押韵;每节诗行数不等,多为四行;形式优美活泼。情节生动,语言朴素,生活气息浓,民族色彩鲜明。 艺术价值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