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集群犯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集群犯罪 亦称“群集犯罪”、“聚众犯罪”。 在特定场合与气氛中,由人们之间激烈互动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由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导致的犯罪。如足球场暴力事件、街头暴力事件、某些动乱与骚乱事件等。 主要特点:(1)自发性。 事前并无计划,是在偶然事件或情境的诱发下,由情绪激动的人群自发汇集在一起产生的越轨行为。 (2)狂热性。参与者多处于情绪激动的亢奋状态,在激情支配下,缺乏理智的考虑,盲目行动,不计后果。 (3)非常规性。狂热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其情绪和行为相互感染,迅速升级,参与者对群体的认同压倒个人的身份,其行为不受正常规范的约束,造成肆意践踏和破坏法律秩序。(4)短暂性。 这种由情绪冲动引起的无组织的狂热行为,参与者一旦发泄了情绪,减轻了心理紧张和压力,事件即结束。一般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多数日。此类犯罪的产生原因主要有:(1)社会矛盾的积聚与社会公众中普遍产生的不平、失望、憎恶、恐惧等心理躁动;(2)法制教育薄弱,法制观念淡薄;(3)受求发泄与求表现心理的驱使;(4)对传播媒介中消极因素与消极行为的模仿;(5)人口密集等客观条件的具备。 此类犯罪产生的机制主要是人际互动效应。其发生和发展一般历经四个阶段:(1)源于高度的刺激和暗示;(2)相互间的情绪感染和模仿;(3)引起激情爆发;(4)产生越轨行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