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诚者圣人之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诚者圣人之本 周敦颐认为诚是圣人固有的品德的命题。 语出《易通》第一章。诚字在《易通》中多次出现,其中大部分是作为道德论的范畴使用的,小部分是作为宇宙论的范畴使用的。 在此命题中,诚是道德论范畴。 所谓诚,《易通》说:“无妄则诚”。 又说,“诚,无为”,“为”当为“伪”。就是说,按照事物之本然,不加修饰,杜绝人为,就是诚。 在周氏看来,诚是道德之极,是圣人固有的品德。文中说:“圣,诚而已矣。”也可以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完全做到了诚,或者说诚成了一种行为习惯,而那些必须时时通过思虑、不时提醒自己要做到诚的人只能是贤人。在周氏看来,一个有了诚的品德,其他善德,如仁、义、礼、智、信,自然就会具有。所以诚是道德之本。文中说:“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五常百行,非常非也,邪暗塞也”。“邪暗”是指私心,有了私心作祟,就难做到诚。周敦颐道德论的中心是诚。这一思想来源于思孟学派,同时周氏在他的著作中,又把思孟派中一些思想推向了极端,把孟轲“寡欲”的思想扩充为“无欲”,认为学圣达诚的要害,是要做到无欲。“学圣可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 曰:一为要。 一者,无欲也”。“无欲”的思想后来成为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