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孚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孚远 【生卒】:1535—1604 【介绍】: 明学者。 字孟中,号敬庵,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 历任考工主事、广东佥事、两淮盐运司判官、兵部郎中、陕西提学副使,应天府丞、福建巡抚、兵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谥恭简。 师事唐枢,传王守仁良知学,主张良知有善无恶。南都讲学时,因与周汝登倡导的良知无善无恶说观点不同,作《九谛》加以责问。 认为人最可贵的是天性,它与生俱有,至善纯真。所谓“人性本善,自蔽于气质,陷于物欲,而后有不善。然而本善者,原未尝泯灭,故圣人多方诲迪,使反其性之初而已。”(《九谛》)这种天性包含在心之中,但与心又有不同。心虽然至虚至灵,但难免掺杂有物欲。掺杂物欲后便会生出私心、妄心,就会蒙蔽天性。 所以要明心,要克己。明心方能见性,克己才能复礼。明心见性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学习而做到的。 他说:“孔子之学,自虞廷精一执中而来,其大旨在谓仁,其告颜子以克己复礼,最为深切著明者也。人心本来具此生理,名之曰仁。此举不属血气,不落形骸,故直云克己。 己私一克,天理俱存,视听言动,各有当然之则,故云复礼。一曰克己复礼,则无我无人,平平荡荡,万物一体,故曰天下归仁。 ”(《原学篇》)强调见性与克己,绝不能限于谈谈说说,要身体力行。 仅是了解与认识也还不足,还要加以体会才行。所谓“凡古今圣贤所为师表人伦信今传后者,必以躬修道德而致之,断非声音笑貌所能为也。”(同上)《明史》卷283有传。 著作有《敬和堂集》8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