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言尽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言尽意 关于言语能充分表述思维的观点。 与“言不尽意”相对。西晋欧阳建提出“言尽意”论,并以此作文章篇名。 认为思维把握“物”、“理”(意)不能抛开“名”和“言”的作用,“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行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 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 ”名称、概念用于区别事物,言语用于表达思维;名称、概念随事物而变化,言语随思维而变化。宋代二程作了补充诠释,《二程集·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笨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能精虑,当否伫报,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认为言语基本上可以表达思维,但思维内容十分丰富,往往又难以充分表达。明清之际王夫之也反对割裂言意,认为“言”可“尽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