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土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发育于排水良好地形部位的半淋溶型土壤。 在中国,分布于关中、晋东南、豫西以及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山地低丘、洪积扇和高阶地,水平带位处棕壤之西,垂直带则位于棕壤之下,常呈复域分布。其成土母质富含石灰,成土过程处于脱钙阶段,是具有黏化和钙质淋移淀积特征的土壤。 全剖面通常由腐殖质淡色表土层(A)、淀积黏化层(Bi)、钙积层(Bca)及母质层(C)构成。A层有机质含量1.5%左右,B层褐色或棕褐色,氧化铁含量略高于上层,核块状结构,有黏粒胶膜淀积,钙积层多出现假菌体或石灰结核,底土一般不受地下水影响。 黏土矿物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伴有少量蒙脱石和高岭石。土壤pH7.o~7.5,盐基饱和度>80%。 褐土多已垦为农地,适种多种旱作物,土层深厚,耕性良好,为所在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