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sseum意大利罗马大圆场,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9万人数的观众。此地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 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韦帕芗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由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现仅存遗迹。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共有3层座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女人、奴隶和穷人准备的。但即使在其他层,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特殊的包厢;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次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职业的人,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也有特殊的席位。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 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地疏散。 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是一天中娱乐的高峰。当时还出现了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 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可以容纳2000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对罗马贵族来说,最残酷的格斗毫无疑问也是他们最为激动的。打斗者带有戟或短剑。大部分斗士都是奴隶和犯人。也有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格斗的,他们都受过专门训练。格斗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决斗,这种决斗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的角斗士,对手是带刀和盾的罗马武士,带网的角斗士要用网缠住对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杀死,另一角斗士带着头盔,手持短剑盾牌,拼命追赶想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着要他死。许多世纪前,这个竞技场由于地震部分倒塌了,但如今仍可看到当时斗士们格斗所用的场地。1926年6月10日在罗马大圆场进行罗马儿童演出的一年一度的合唱音乐会,邀请正在意大利访问的泰戈尔出席。 Colosseum罗马大斗兽场弗拉维王朝皇帝维斯帕西安约于70~80年修建的大斗兽场。椭圆形长轴为188米,短轴为155米,可容纳4 800人。可进行上千名角斗士的徒手拚斗或人兽搏斗,甚至可模拟海战。为古罗马最重要的遗迹之一。中世纪曾遭受地震损毁。 Colosseum[ˌkɔləˈsiəm]n. 罗马竞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