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袜
《广韵》莫拨切,入末,明。 ❶ 即抹胸。俗称兜肚。《玉台新咏·刘缓<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诗>》:“钗长逐鬟髲, 袜小称腰身。”{吴兆宜}注:“袜爲女人脇衣。{崔豹}《古今注》谓之腰綵, 今{吴}人谓之袜胸。”{隋炀帝}《喜游春歌》之二:“锦袖{淮}南舞, 宝袜{楚}宫腰。”{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二:“宝袜菊衣单, 蕉花密露寒。”{叶葱奇}注:“袜, 即现在的胸衣﹑腹带﹑紧身背心一类。” ❷ 掩盖;覆蔽。《北齐书·皇甫玉传》:“{显祖}既即位, 试{玉}相术, 故以帛巾袜其眼, 而使历摸诸人。”{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军容袜额》:“昔{禹王}集诸侯于{涂山}之夕, 忽大风雷震, 云中甲马及九十一千余人。中有服金甲及铁甲﹑不被甲者, 以红绢袜其首额。 ”{清}{恽敬}《广西按察使朱公神道碑铭》:“县胥{铁光保}, 最爲剧贼。公登城绐使献刀, 即反接, 以布袜其口, 直掖下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