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昶
【生卒】:1846—1900 【介绍】: 清政府官员。 字重黎,一字磢秋,浙江桐庐人。1867年(同治六年)乡试中举。1876年成进士,任户部主事。 1883年,考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1892年,外授安徽徽宁池太广道,1898年,擢陕西布政使。百日维新期间,袁昶于新政事务屡有建言,颇受光绪帝重视。改迁江宁布政使,未上任,即于同年9月调补直隶布政使。 戊戌政变后,命袁昶以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3月,补光禄寺卿;7月,改太常寺卿。 1900年6月,义和团进入北京,帝国主义列强以保护使馆为名,调军入京。6月11日,总理衙门派袁昶等往晤各国驻华公使,劝阻援军,未果。 当时清统治集团内部对义和团是剿是抚争执不下,袁昶坚决主剿。清廷对外宣战后,袁昶仍与许景澄两次上疏,主张保全外国使馆,“为将来转圜地步”,并严劾徐桐、刚毅等袒护拳民之大臣,要求将他们治以重典。 袁昶的言行,为顽固派大臣所忌恨。7月28日,清廷以“任意妄奏,莠言乱政,且语多离间”的罪名,将他与许景澄斩杀于京师菜市口。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廷颁旨,开复袁昶原官。1901年3月,移葬杭州。 1909年追谥忠节。遗著有《于湖日记》、《乱中日记残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