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
官名。 周代、春秋、战国、汉、明均有设置。《周礼·秋官司寇》有行人,分大行人、小行人,分别掌管天子与诸侯各国之间的重大交际礼仪,以待四方之使者。 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为大鸿胪属官,秩六百石,协助大鸿胪掌管安排诸侯王、列侯入朝之迎送接待、朝会、封授等活动,百官朝会、出使少数民族地区等礼仪。东汉因之,属官有丞一员,治礼部四十七员,兼管诸郡国在京邸舍。三国魏改名客馆令,西晋复故,七品。百官朝会时,引领中二千石及以下官员行礼。东晋南朝有事临时设置,无事则省。 明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管传旨、册封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