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为改造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为改造理论

通过对一种行为后果的肯定或否定以达到鼓励或防止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目的的一种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于1938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外部环境的强化作用决定了人的全部行为,即当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时,如果产生了愉快的后果,即得到正强化,人们就可能去重复并学会这种行动,如果产生了不愉快的后果,即得到了负强化,人们就可能避免这种行为。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强化来改变行为。对管理者来说,这意味著可以在不知道被管理者的潜在动机条件下,通过设计和改进工作环境,取得对成员行为的影响,使其向管理者期望的方向变化。依据强化理论,人们提出了四种行为改造方法:(1)正强化。

通过外部报偿期望已发生的行为重复出现。(2)负强化。使人知道通过采取何种方式可以有助于回避不愉快的结果。(3)消退。

取消对不理想行为的报偿,以使这种行为销声匿迹,(4)惩罚。用否定的结果来改变人们不理想的行为。这四种方法中,斯金纳积极倡导使用强化,而不是用惩罚去改变人的行为。因为惩罚只告诫人们不应该干什么,而没有指明应该干什么。

此外,惩罚还常引起组织中不愉快的气氛。在使用强化手段来改造其行为时,要注意:(1)要按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手段,不能机械不变。

(2)强化要及时进行。(3)要设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完成每一阶段目标时,给予正强化,使其增强信心,逐步向总目标前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