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
❶ 经穴名(Xuehai SP 10)。 属足太阴脾经。别名血郄、百虫窠。出《针灸甲乙经》。本穴为治血证的要穴,尤能活血化瘀,疗女子漏下,月事不调,能引血归经,似导洪入江海之要路,故名血海。 本穴位于髌骨内上方2寸处。当股内侧肌下部,有股动、静脉肌支、股前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疮、瘙痒、丹毒、小便淋涩、气逆腹胀、股内侧痛。《针灸甲乙经》:“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针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医宗金鉴》:“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信不调,带下及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痒湿痛等证。”直刺1~2.5寸。灸3~5壮或5~15分钟。 ❷ 中医术语。“四海”之一。 指冲脉。又称十二经之海。 《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素问·上古天真论》:“冲为血海。” ❸ 指肝脏。肝脏具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