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血浆蛋白结合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血浆蛋白结合率 是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的一种药代动力学参数。 多数药物在血浆中能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与白蛋白结合,有些药物则与β1-球蛋白结合(如铁剂),或与α-及β-脂蛋白结合(如维生素与甾体激素等)。血浆中常同时存在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可影响药物分布、转运、消除速度及药理效应的强度。结合型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能到达靶器官(target organ),故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疏松的、可逆的,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在血浆中处于动态平衡。 心血管系统疾病常用药物依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双羟香豆素、华法令、普萘洛尔、苯妥英钠、奎尼丁、利多卡因、地高辛、普鲁卡因胺。在常用的强心甙中各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洋地黄毒甙97%、地高辛25%、毒毛旋花子甙K5%。 这些药物的半衰期与其血浆蛋白结合率成正相关,而其作用强度则相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性,当同时应用两种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高的药物时,药物之间发生竞争性置换现象,显著影响某些药物游离型血浆浓度。 如双羟香豆素与保泰松、阿司匹林或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可使双羟香豆素由蛋白结合部位被置换出来,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抗凝作用增强,如不调整剂量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