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课程
圆周式教材排列的发展。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材排列采取圆周式,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需要。但这种提法不完善。 为科学表达出教材不断完善加深的含义,故改用螺旋式排列的提法代替。就是对一门学科的教材采取在各个教学阶段逐步加深程度和扩大范围的方式排列。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也主张这样设计分科教材。依据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方法,以不太精确而较为直观的材料,尽早向儿童介绍各学校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使在后续年级学习时,学科教材内容能螺旋式地扩展和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