蝤蛑
【概况】: 异名 蝤蝶(陶弘景),拨棹子、 (《本草图经》)海 (《闽中海错疏》)。 基源 梭子蟹科 属动物日本 ,药用其肉。 原动物 日本 Charybdis japonica(A.Milne-Ed wards) 历史 蝤蛑始载于《日华子本草》。《纲目》列于介部龟鳖类,附于蟹项下。在蟹集解项下引苏颂曰“……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 ,随潮退壳,一退一长其大者如开,小者如盏楪,两鳌如手,所以异于众蟹也。”按其所述,古今用药相吻。 形态 甲壳宽大,略呈椭圆扇形,长约60mm,宽约90mm,表面隆起。 前侧缘各有6锐齿。两眼中间也具6锐齿。 表面有一条颗粒形的横嵴。 螯足强大不甚对称。其长节前缘具有3枚尖棘。步足4对,名节背腹缘均有刚毛,最后一对呈扁片状。 (图见《中国动物药》.87页.图98) 生境与分布 生活于低潮线,有水草或泥沙的水底处或潜伏石下。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生药】: 采集 夏季入浅海用网捕捞,或于退潮后到沿岸的石块下捕捉,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性】: 性味 咸,寒。 ❶ 《日华子本草》:“冷。” ❷ 《纲目》:“咸,寒。” 功效 破血,通乳,消食积。 主治 血滞经闭,乳汁不下,宿食不消等。 ❶ 《本草拾遗》:“主小儿闪痞。煮食之。 ” ❷ 《日华子本草》:“解热气,治小儿痞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研成细粉冲服,1~3个。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本草拾遗》:“治小儿闪痞:蝤蛑煮食之。” ❷ 《中国动物药》:“治乳汁不足:蝤蛑2个煮熟食。” ❸ 《中国动物药》:“治消化不良:蝤蛑个,炙酥脆,研末。分2次服。” |